图片起源:视觉中国蓝鲸消息2月28日讯(记者 敖玉连)本周,港股在比年来高位宽幅震动,四年前争取港股订价权的声响再次响起。2021年1月,公募主导的南向资金呈现3100亿港元的天量净买入。彼时,华创证券在德律风战略会上放话:“跨过喷鼻江去,篡夺订价权。”从后视镜来看,这场订价权争取以南下资金被套牢扫尾。资金在高位入场,次月,恒指年夜跌,回调三年。2025年2月,资金南下争取港股订价权的论调复兴,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1528亿港元,创下单月次高。时隔四年,南向资金以一种更感性的方法,再夺港股订价权。一起向南,扫货港股资金南下猛灌港股。2月的最后一个买卖日,港股以一根年夜阴线收盘,恒生科技指数跌超5%。南向资金却无畏调剂,尾盘流入量暴增,当天净流入119亿港元。2月,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1528亿港元,创下汗青次高,仅次于2021年1月那场超3000亿的史诗级买入。同时,南向也实现了持续20个月净流入。此中,2024年10月市场恶化之后,净流速安稳且快。近来三个月,累计流入0.38万亿港元,占2014年互联互通以来总流入额(3.97万亿港元)的1/10。
2020年至今南向资金流入(按月盘算)图源:Wind一起向南,抢筹港股。净流入是一个指标,让市场高呼“南向订价港股”的另有成交额,2024年三季度后,港股现拐点,南向在港股总成交额占比,屡次冲破50%要害点位。在港股市场,国际资金的力气无足轻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重,不外,近来两年、南向资金在港股的话语权在逐渐晋升。据兴业证券研报,停止2月21日,南向资金在港股总市值中,持有比例为11.6%,2020岁终,这一比例仅有4.9%。与此同时,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则是降落了2个百分点,至45.6%。
谁在南下?南下买什么资产?沪深港通有50万的开明门槛,平日南下资金多以机构为主。而从上市布告跟险资频仍举牌来看,业内广泛以为险资是年夜买家。详细标的上,2024年重要买高股息,往年敏捷切换到科技。2024年,南下资金净流入8079亿港元,创下汗青新高。资金重要流向三桶油、四年夜行、煤炭公用奇迹等高股息资产。按股数算,整年获净买入最多的前五只股票,四只是银行H股:中国银行(净买入132亿股)、建立银行(净买入68亿股)、工商银行(净买入66亿股)、中国铁塔(净买入58亿股)、农业银行(净买入63亿股)。此中,险资是高股息资产的年夜买家,以安全为例,仅2024年12月,便举牌增持了招行H股、工行H股、邮储H股等。而近来一个季度,南皇冠新体育app官方入口向净流入0.38万亿港元,资金开端显明转向AI等科技板块。前三年夜净流入行业为:信息技巧(净买入983亿元)、金融(净买入833亿元)、可选花费(净买入614亿元)。净流入个股前三为:阿里巴巴、腾讯控股、中芯国际,分辨获净买入612亿元、448亿元、214亿元。一场更感性的港股订价权掠夺上一次南向资金掠夺订价权,是2020年下半年、2021年终。彼时,公募基金爆火,A股已处于较高估值,“代价高地”港股便承载了局部增量资金。而重要抢筹的板块叫“新经济板块”,实在就是当初的港股互联网,腾讯、美团、小米等。据中金统计,2020年整年,南下资金濒临2/3流入了新经济板块。也恰是由于会合流入单一律念,市场描述这是公募A股抱团后的港股分团。2021年1月,南向资金净买入3000亿港元,同比暴增9倍。狂欢的极点却成了崩盘的出发点,次月,恒生指数冲高到31183点后,抱团股年夜跌,那些喊着要“夺权”的资金,终极被困在山顶。尔后,港股开启三年的漫长回调。回望这场南下夺权,更像是炎天的雷阵雨:来势汹汹,却转眼即逝。同年7月,南下资金净流出635亿港元,创下单月净流出记载,短期博弈下,浮亏变实亏。港股在2021年开端,连跌近四年,南向资金始终在抄底,分辨买入3790亿、3358亿、2894pg电子麻将胡了免费版亿、7440亿,资金流向不像此前年夜开年夜合,团体趋向安稳。按2025年前两个月净流入净流入2783亿港元盘算,整年无望流入8000亿港元。在投资偏向上,此前资金抱团新经济板块取暖和,当初则是科技、盈余中间规划。Wind数据表现,近来一年,南向资金净买入金融板块最多,达2362亿元,其次是信息技巧板块,达1816亿元,前者高分成资产便持重,筑牢防地;后者是生长板块弹性年夜,翻开设想空间。停止现在,南向资金持有市值最多的股票是:腾讯(持股0.51万亿港元)、中国挪动(0.23万亿港元)、小米团体-W(持股0.21万亿港元)
南下资金二夺港股订价权,“盈利+科技”两线攻打
2025-03-01